DB52∕T 1853-2024 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频域反射法)建设规范(贵州省)
ID: |
4BD12DC4478F40BE88695204F7600A00 |
文件大小(MB): |
0.47 |
页数: |
1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07.060,CCS,A 47,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 1853—2024,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频域反射法),建设规范,2024 - 08 - 28发布,2024 - 12 - 01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2/T 1853—2024,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设备要求 1,5 选址 2,6 场地建设 2,7 维护 3,附录A(资料性) 土壤水分自动观测数据文件格式 .4,附录B(资料性) 观测点布局图 8,附录C(资料性) 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布局图 9,参考文献 .10 I,DB52/T 1853—2024,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贵州省气象局提出,本文件由贵州省气象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气象数据中心、贵州省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思南县气象局、开阳县气象,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震、王强、古书鸿、徐高静、雷莹、彭琳茜、冷宇、徐文隆、李翠翠、,董立亭、吕林静、左晋、王华、李月阳,II,DB52/T 1853—2024,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频域反射法),建设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频域反射法)的设备要求、选址、场地建设和维护,本文件适用于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频域反射法)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8418 土壤水分(墒情)监测仪器基本技术条件,GB/T 33703—2017 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频域反射法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ion,根据土壤中的水和其他电介质介电常数之间的差异的原理并采用频域反射测试技术测量土壤含水量的方法,3.2 土壤水分 soil moisture,土壤含水量及其对应作物水分状态,3.3 土壤重量含水率 gravimetric soil water content,土壤体积含水量与土壤容重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3.4 观测站 observing station,为开展观测而设立的观测设施及场所的总称,4 设备要求,性能要求 4.1,土壤水分自动观测设备技术性能应符合GB/T 28418的基本要求,见表1,1,DB52/T 1853—2024,表1 土壤水分自动观测设备技术性能要求,名称,要求,通用要求,能直接测量土壤含水量;便于设定参数的修改和置入;有数字或模拟量的标准接口;有显示或输出的功能;同一型号传感器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工作环境条件,温度,-10 ℃~55 ℃,相对湿度,95%(40 ℃时,无凝结),基本参数,测量范围,0%~100%(土壤体积含水量),允许误差,土壤体积含水量3%~10%:±5%;15%~25%:±2.5%;35%~45%:±5%,稳定时间,仪器测量前的稳定时间应不大于10 s,输出数据格式 4.2,观测数据输出文件格式参见附录A,5 选址,选址应为自然土壤下垫面。所选地段应能代表本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应选择在地势平坦的地块,5.1 山区地块应避免选取沟底、山顶、斜坡和积水洼地等地块,地段距离沟槽和供水渠道垂直距离大于10 m,距离建筑物、道路(公路和铁路)、水塘大于20 m,5.2 距离河流、水库等大型水体大于200 m,固定观测区域,面积不小于10 m×10 m。 5.3,拟选址均分为4个区域,各垂直取土50 cm(可根据需求增加取土深度),用烘干法计算各点土5.4 壤重量含水率和4个区域均值,且各点与均值误差绝对值小于等于5%,否则应重新选址,选址应优先选择具备220 V交流电源供电条件,供电前端应安装稳压电源以保护设备。选择太阳5.5 能、风能等独立供电方式的设备,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20 d,选址应能满足自动观测数据适时传输要求。 5.6,6 场地建设,场地要求 6.1,6.1.1 观测场为3 m(东西向)×4 m(南北向)的矩形平整场地,四周围栏高度不低于1.2 m,6.1.2 观测场应建有防雷设施,宜采用人工垂直接地体与人工水平接地体的方式埋设防雷接地体,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4 Ω,设备安装 6.2,6.2.1 仪器设施的布置应互不干扰、互不影响,便于观测、便于维护操作,6.2.2 数据采集箱安置在北面,土壤水分传感器安置在南面,6.2.3 太阳能面板安装应朝南,采集器机箱安装于太阳能板下方,机箱底部距离地面0.5 m,6.2.4 采集器立柱位于观测场中部,立柱中心距离观测场北侧围栏1 m,距离土壤水分传感器1.5 m。参见附录B,6.2.5 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应采用专用屏蔽线缆,线缆应穿入电缆管内埋入电缆沟或安置在电缆井内,6.2.6 观测总深度不低于50 cm,观测点布设应设置10 cm、20 cm、30 cm、40 cm、50 cm共5个点,可根据需求增加不同深度观测点,观测点布局图参见附录C。 2,DB52/T 1853—2024,场地标识 6.3,观测站应固定标识站名、建站时间、归口单位等信息,7 维护,场地维护 7.1,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定期维护场地四周的围栏,确保护栏无锈蚀、破损,定时清理护栏附着物;,—— 确保场地平整,保持有……
……